期權交易需要思考的問題

第一個問號問的就是交易的目的。任何金融工具的交易都一定有個緣由,當然以投機的角度思考,所有投資者都是希望建一個能賺錢的頭寸,所以在股票市場想辦法找一個好票以及好的入手點,希望買入之後就大漲特漲。到了期貨上,考慮的事情變成多空雙向,可以做漲也能做跌。
再到期權上,在多空雙向都能的方向上,還要迭加波動速度的因子,以及時間耗損的因子,而方向、波動、時間這三個因子分別有不一樣的驅動邏輯,也有不一樣的損益呈現。簡單的說,就是投資者建立一個期權倉位要很清楚想賺甚麼錢,即使所有的損益都集合地呈現在權利金的價差上,但最好還是需要了解這些損益是甚麼因子發酵的貢獻,是不是與自己建倉之前的目的吻合,如果對不上,那麼是自己哪裡理解錯誤,可以充分學習檢討,而不是看到賺錢的結果就不管了。
從期權持倉量的分佈上可以觀察到一堆的頭寸堆砌,每一個持倉都代表的某一種行情預期的實踐,也就是可以知道用途,如果想賺的是短時間的方向,再加上一些的移動速度,那麼就會選擇淺虛值買方,期望標的價格的快速移動,把淺虛值合約變成平值狀態,如此不僅賺到方向,還有方向的加速度。

如果想賺的是時間價值的耗損,那麼大概率選擇的合約就會是有一點深度的虛值,因為這樣方向的因子才不會太大,同時機率上佔有的優勢才會比較明顯,但必須要知道這樣的錢來的很慢。如果交易的目的是針對某個特殊事件或時間而來,通常就是很接近買彩票的情況。
期權的持倉過程要操的心比其他工具多多了,如果你是一個買方的方向性質的部位,在持倉等待過程中要考慮機會成本的耗損,也就是沙子從沙漏掉下的速度。
如果時間磨耗過多,即使方向做對了一些,也有可能是虧損的。如果是個賣方賺取時間價值的部位,那麼持倉過程就必須要盯著自己合約行權價與標的價格的距離,因為買方選的合約狀態有點深度,如果深度沒有太大改變,那麼大概率風險是低的。但如果當這樣的合約狀況變成淺虛值的狀態,哪麼風險意識就需要大幅提升。所以所有部位都必須要有針對性的思考與觀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