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貿易戰會令全球陷入國際貨幣戰爭嗎?

數月來,研究美中之間經濟外交的人士一直警告,兩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現在處於可能發生衝突的狀態,兩國間的貿易戰並不容易解決,這種緊張關係將影響其他政策領域,並給世界經濟帶來危險的連鎖反應。
過去幾天來,這種悲觀論調變得更加真實。
上週四,特朗普總統稱將對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10%的關稅,結束了兩國之間緊張關係似乎有放鬆跡象的時期。週一,中國政府允許其貨幣貶值到具有重要像徵意義的7元兌1美元的水平以下,這是明顯的報復之舉,相當於把貿易緊張關係擴散到了另一個競技場。作為還擊,美國正式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。
週一金融市場的波動很難從狹義的術語作出合理解釋。人民幣若是輕微貶值,不應給全球經濟造成巨大影響。更確切地說,投資者開始認識到這樣一個現實,即貿易戰在升級,並正在蔓延到全球貨幣市場。
儘管股市下跌引發了關注——標準普爾上週下跌了5.8%,但就美國乃至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增長前景而言,閃爍著最令人擔憂跡象的卻是全球債券市場。 10年期美國國債週一收盤時收益率為1.72%,低於一周前的2.06%——這一跡象表明,投資者現在認為,經濟增長將更加疲軟,美聯儲將進一步降息。
“如果不改變經濟基本面,干預匯市就不會有效,”布魯金斯學會(Brookings Institution)高級研究員、前美國財政部駐華代表杜大偉(David Dollar)說。 “對我來說,問題是,這最終會損害那些核心經濟機構嗎?”他是指世界貿易組織等組織。
過去幾年裡,世界經濟的變化是非線性和不可預測的。 2019年8月5日發生的事件未必會成為未來有關2020年全球衰退的書籍的第一章。但要避免這樣的結果,重要的是,世界各國領導人必須明白什麼才是最危急的——而周一市場上瀰漫的悲觀情緒就是一個很好的指徵。